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登录 | 注册
首页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资料 > 正文

论高校辅导员的危机处理能力

社会的急剧变革打破了高校校园的宁静,扩招与教学和管理水平的差距,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社会整体的浮躁、人际关系的冷漠、戾气的影响等等,导致今天的高校不安定因素增加,大学生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教育管理一线的前哨,是危机处理的第一人,他们的危机处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危机的发展走向和学生的安危。因此,危机处理能力是辅导员完成工作所必需的能力,是其职业能力的核心部分。

一、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界定

危机源自古希腊文,原指疾病好转或恶化的关键时刻,危机(crisis)韦氏大字典诠释为:”一件事的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又可阐释为”生死存亡的关头”和”关键的刹那”可能好转,可能恶化。《辞源》的解释是潜伏的祸端。由于危机的形态、成因、表现形式十分复杂,关于危机的概念,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公共关系学等都有自己的界定,其中赫尔曼(Hermann)认为:危机是指一种情境状态,在这种形势中,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且做出决策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之外。罗森塔尔(Roster)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巴顿(Barton)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危机从来都是对人而言的,从人的角度来界定危机(crisis)指个人对生命中带来危险、威胁、压力的事件无法解决而陷入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危险失衡状态。当一定数量的人对这种事件处理不当或无法应理指预防和处理危机的全过程。

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指辅导员在面临学生和校园潜在的或突发的危机时认识和预防,控制和化解,善后危机的能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具有的调查、预防、分析、化解、沟通、处理、决策的能力和勇气。

二、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危机事件类型

高校的组织化程度较高,危机事件的类型也较繁多,高校辅导员在危机事件中既有作为主要处理人员的,也有属于协助从属地位的。依照事件主体的不同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危机事件类型可分为:

(一)人的危机事件

1.学习危机。青年学生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竞争平台,学习尖子云集,竞争残酷,有的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无法解决,自感大学生活无味,心理上产生逃避的念头;有的学生由于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无法适应学习地位剧烈的变迁,又受社会上输赢观念的影响,无法接受现实,从而陷入危机之中。

2.恋爱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生理年龄的早熟,90后进入大学后脱离了父母的监管,又处于自我意识的飞速发展期,他们既渴望感情又追求孤独,对感情的处理还处于幼稚期。还有的是受”人有我有”心理的驱使或是追求新鲜刺激,一旦恋爱失败,有的会刻意报复对方,有的会牀害自己。

3.经济危机。当下社会人们的经济水平差距开始拉大,社会的公平性有所欠缺,学费的压力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的。2004年我国学费标准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城镇家庭为21.2%,农村家庭为51.1%,远高于欧美国家的水平。2008年广东某地区高校,学生欠学费过千万的就有4所,最高的达3648万元。有的院校贫困生比例甚至接近30%。与此同时校园里也出现开着宝马、奔驰上课的学生,贫富差距如此悬殊,心理脆弱的学生就会心理失衡,由此引发的恶意拖欠学费、偷盗抢、自杀、状告学校等行为成为危机的直接诱因。

4.就业危机。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60万,2000年这一数字仅为220.6万,十年间增加了近440万,但我国的产业结构并未同步升级,就业岗位不足,结构性失业的问题较为突出,”萝卜招聘”现象日益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部分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危机。

(二)事的危机事件

1.外源性危机。自然灾害危机,如地震、火灾、水旱灾、生物灾、台风、暴雨、海啸、爆发性流行疾病等。社会类危机,如社会动荡,国际国内政治事件、恐怖袭击暴力事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

2.内源性危机。校内突发事件,如公共食堂卫生、价格引起的事件,学生公寓群体事件、教学事故、学生自我伤害、自杀事件,学生擅自从事户外高危活动事件,校园人身安全事件等。

(三)物的危机事件

校内建筑安全事件、教学设备、网络设施问题、生活、运动设施问题等。

三、高校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构成

(一)认识和预防危机的能力

危机处理的第一步是正确认识危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校园危机种类、诱因类型繁多,这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有敏锐的识别能力。高校辅导员要在一件事的转机与恶化的关键刹那,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甄别出危机发生的信号,鉴别出危机是否已经发生,识别出危机的种类,研判危机的发展趋势,迅速确定处理的方式、方法,赢得时间与先机,为掌控危机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认识能力受限,对危机发生的信号认识错误,将会失去控制危机的良好机会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掌握了危机的信号、趋势与结构,就要预防危机,避免危机带来的损失。预防危机就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辅导员首先要建立迅捷的信息网,以教师、学生干部为主线,以全体学生为基础,以便获得危机发生的第一手资料,聚焦于核心信息,因为它们与危机的关联性最强,引发危机的可能性最高,这样才能有重点地去预防可能发生的危机,将危机消解于襁褓之中。辅导员应做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相关的重点学生予以特殊照顾,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建立危机预防的制度,做好渐次防范的措施,做到预防危机人人有责。

(二)控制和化解危机的能力

危机刚爆发时,是最具冲击力与破坏力的。辅导员首先要做到头脑冷静,临危不惧,迅速采取可能的措施尽量减少危机继续造成的损失、阻止或延缓危机的蔓延和危机的涟漪效应,控制危机发生的走势。辅导员要亲临现场,直接指挥,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优势,以学生为本,以学校的大局为重,要树立驾驭局势的勇气与信心。其次,迅速开放信息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如涉及到校外,要借助社会力量有效控制新闻走向,消除不实的谣言,消除人们的误解和学生的恐慌心理。再次,要做到与当事人各方及时沟通,消除不必要的误会,了解各方的利益需求,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最后,要成立危机处理团队,合纵连横,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以团队为中心的信息发布系统,搭建以团队为媒介的沟通桥梁,确立团队对化解危机的决策权。

辅导员要有战略眼光,对危机的处理要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去审时度势,不能是只顾眼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完事为目的,要充分考虑每一步的处理对下一步的影响,同时应避免逞英雄,出风头,图一时之快而带来全局的被动。

辅导员要有权变的能力,因为危机的走势不一定能靠人的控制来决定的,外来因素的干扰,各种因素的化学反应,决定了危机的发展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辅导员要审时度势,随着危机事态的变化而灵活调整,及时修正对策,但要严格把握政策界限,掌握火候和分寸,把握好合法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在危机处理中,由于危机的破坏性、侵略性可能导致辅导员要承受一些误解、委屈,甚至人身威胁,辅导员要有临危不惧的勇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以诚恳、诚实的态度,快速反应,果决行动。

(三)危机善后的能力

危机化解之后,人们往往会产生疲惫后的放松心理或是认为事情已到此结束,万事大吉,这时往往就是新的危机产生之时。危机的解决并不意味着危机处理工作的完成,而是进入到另一个新的阶段,即危机后阶段。这一阶段要进行危机后的恢复工作,危机的反思与总结。

在这一阶段要明确危机过后的工作目标,政策、制度导向,妥善解决可能导致危机再度发生的问题与因素,巩固危机处理的成果,并对所处理解决的危机事件再跟踪一段时间,确保危机不再复发。要对危机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总结评估,认真找出工作中的缺点和漏洞予以及时改正。并要重视危机后遗症的心理影响,做好相关当事人的心理辅导工作。事实教育是危机过后对大学生的最佳教育方式,危机过后受教育者心情逐渐平复,对危机开始有了反思的念头,正处于接受教育的最佳情境之中,这是辅导员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之一,此时应顺势利导,引导学生做好对危机事件的总结,对学生的感悟要积极地予以回应,因为痛定思痛后的感悟最刻骨铭心,也最能引起群体的共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其次,做好危机事件的全程资料收集,一可作为档案资料保存,二可作为思政教育的实证。

四、提高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危机意识,强化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

社会转型期,危机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多,但目前高校师生的危机意识明显较为薄弱,防范观念缺乏,危机的爆发不仅对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高校组织必须强化其成员的危机意识,特别是辅导员必须带头树立牢固的危机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防微杜渐,将危机化解于萌芽状态。辅导员必须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看待危机事件,培养踏实的工作作风,养成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在面临危机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把握好政治方向,在危机中寻找到转机,发掘到成功的种子。

(二)加强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培训

应变与处理危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开放的系统,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心理、行为、科技、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要提高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学校必须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在辅导员继续教育中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力度。帮助辅导员明确危机处理的基本要素和知识要点,掌握处理与化解危机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寻找危机发生的规律性,提高危机的应变能力,掌握处理危机和危机善后的艺术性,最大程度的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创新是危机管理的有效手段,学校要创造条件提高辅导员的创新型学习能力,危机处理能力是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中得到有效地加强,这样才能强化辅导员的危机识别能力与处理能力。学校应提供危机场景模拟训练,不仅是辅导员还包括广大师生在内,都要在特定的模拟场景中训练,遇到紧急危机时,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辅导员的危机处理能力。

(三)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

在现有的学生工作体制下,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繁杂,面临着多种角色的冲突,每一种角色都有与之相匹配的职业能力要求,辅导员不可能成为万能者,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样就会使辅导员长期处于心理紧张与冲突状态,处于过劳状态;同时,辅导员的职业前景不明,稳定性差,辅导员岗位成为跳板的代名词,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这样的状态本身就充满了风险,又如何去化解、处理危机事件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采用团队工作模式,有效地将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分解,使每个辅导员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背景,成长为该领域的专家,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问题。遇到危机时辅导员将会获得团队的包括资金、人力、物力、专业技术在内的后援支持,避免角色职责的不清,危机处理能力不足及单兵作战的尴尬局面,团队高效的学习效能,将会大大提高辅导员的危机处理能力。危机事件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不可能靠个体单独完成危机处理,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是提高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的最佳平台。

(四)建立危机处理保障支持系统

学校要建立一系列的危机处理保障支持系统,最大可能地帮助辅导员提高危机处理能力。如建立危机侦测系统,通过事前情报与信息的收集,预测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在危机发生时给辅导员提供信息资讯,以便辅导员评估、参考和决策。建立危机管理系统,做好危机的管理规划以及预案设计,在危机发生之前,对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进行事前评估,做出风险性预测,拟定出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原则,制定出详细的预案,将所有步骤与流程规划在内。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方便辅导员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思想活动的动向和特点,掌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从中发现可能产生危机的因素与事件,未雨绸缪,做好危机防范。建立开放的全校危机管理新体制,将高校中的所有师生员工都纳入到这一机制中来,最终形成全校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应对危机的良好格局。这样辅导员的工作就会如鱼得水,危机处理能力得以倍增。

五、结语

在社会危机频发的今天,高校不再是以往的世外桃源,在多种因素的交织下,高校的危机事件不时发生而且类型、诱因复杂,辅导员是第一线的学生工作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教育者、指导者、管理者、服务者的重要角色,辅导员的危机处理能力是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辅导员的危机处理能力不仅是辅导员自身的要求,更是高等教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与社会都要积极提供支持系统,共同促进辅导员的危机处理能力的提高,来化解危机,在危机中求得发展的机遇。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