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登录 | 注册
首页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文汇 > 正文

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强化就业育人,高质量推动毕业生就业

一、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这就要求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做好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引导大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最大限度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本案例以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方式,深层次探究大学生就业的当前形势与影响要素,从而提出促进就业育人工作的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同时为高校大学生就业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二、案例简介

高校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更关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市场经济和自主择业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数量和就业期望值逐年上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产生新的挑战,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显得十分有意义。

三、案例分析

针对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生采用自编的《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为主,研究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发放问卷数总计336份,其中回收316份问卷,回收率94.05%,剔除16份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回收有效率为89.29%,满足数理统计学的样本规律数。具体2023届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和样本统计特征分析如图1和表1所示。

图片 1.png

表1 2023届毕业生样本值统计特征

图片 2.png

图1  2023届毕业生就业期望值

通过分析2023届毕业生就业相关性可知,具体表现为:(1)独生子女就业和非独生子女对就业总体评分基本一样,独生子女对就业总体评分为62.99,非独生子女对就业总体评分为63.31,二者评分相对误差在1%以内。(2)非学生干部毕业生的就业总体评分明显低于学生干部毕业生。(3)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会产生显著影响。(4)家庭理念的干预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就业困惑。

四、有效举措

(一)打造“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理念,积极正视就业

高校积极打造“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为就业育人工作保驾护航。邀请知名校友、考研成功学长学姐、创业成功校友为他们分享经验、解疑答惑,让更多学生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尤为关键,将职业生涯融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去基层就业,例如:征兵入伍计划、青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计划、社区招聘等政策性就业。

(二)合理优化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合理优化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之一。第一,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专业课程中去,深入挖掘思政育人的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实现全过程育人的思政目标。第二,作为高校教师,掌握和研究国内外就业市场的走向,以便有针对性开展学生的就业工作,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就业形式与政策,提高自身的心理抗压水准。

(三)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创建良好的就业沟通机制

高校要积极落实就业育人工作“一把手”工程,从讲政治、保民生、促发展的高度,秉承“立足行业特色,人人都是就业工作者”工作理念,不断深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最大限度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一是高校仍需积极发挥学校访企拓岗专项行动。首先,进一步深挖校企合作共建结构框架,能够使得企业为高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其次,高校为企业做好契合度较高的科研项目,这样既能为企业解答一些工程实际难题,也能很好地为企业的文化做宣传、储备人才,实现双赢目标。

(四)教师应扛起就业育人的责任,精准暖心做好就业指导服务

高校教师应精准推送就业招聘信息,充分发挥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平台功能,做好常态化就业网络信息推送服务,全面摸底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将就业学生信息进行登记并进行就业需求分析,为就业焦虑学生打消顾虑,点对点推送就业信息,提高信息匹配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就业,实现老师与学生的无缝对接。求真务实,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就业就是责任与义务,做好教师一对一精准帮扶清单,全方位帮扶就业焦虑学生就业,积极助力就业困惑或焦虑学生提高就业质量。

五、启示

高校在变局中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就业作为重点工程来抓,积极推进全校教师参与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来,形成全员参与、人人讲就业的工作格局。

全面而系统地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对就业困惑严重的学生能够实施尽早干预,未雨绸缪,使他们正确认识就业,并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高校教师必须主动承担起就业育人的责任,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引导大学生不仅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而且要注重人文科学素养的养成,争取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未来的就业中不焦虑、少困惑,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就业专职辅导员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