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登录 | 注册
首页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文汇 > 正文

“六维”举措助力提升研究生新生适应力

面对新环境和新学业,研究生新生可能会产生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如何帮助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新变化是研究生辅导员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以提升研究生新生适应力为目标,基于“前期基础准备—入学教育引导—年级文化引导—日常管理引导—学术研究引导”的思路开展工作,有效提升了研究生新生适应力,促使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新角色。

一、做好前期准备,为引导研究生快速适应打好基础

一是主动学习请教。作为一名新的研究生辅导员,我通过阅读学部发展史、向专任教师请教教育学基础理论、向高年级辅导员和已离岗辅导员请教教育学研究生的特点等途径,较好地掌握了教育学基本情况,增强了学科认知,提升了与研究生开展专业对话的能力,为更好地服务新生做好准备。二是开展新生基本情况摸底。对所带研究生新生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摸清底数,掌握基本情况,为引导新生快速适应新变化做好准备。

二、做优入学教育,引导研究生全面了解新环境新要求

入学教育是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新环境的基础,必须做优做实。一是组织新生见面会。分别组织和主持博士、硕士研究生新生见面会,邀请研究生院负责同志、学部领导班子成员从校院两级向研究生新生开展入学教育,内容涉及学校和学部概况介绍、培养方案解读、学籍管理要求、学术活动参与、毕业条件设置等,使新生对学校、学部有基本了解,对攻读学位要求有整体把握。二是做细新生年级会。召开新生年级会,向新生详细解读学部疫情防控、奖学金评定、外出安全管理、违纪惩处、就业和科研奖励等管理要求,使新生知晓在读期间除去学业要求外,需要注意的各项要求。

三、建强年级管理,引导研究生增强集体荣誉和聚合力

建设美美与共、相互支持、聚合发展的年级文化,为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提供保障。一是组建干部队伍。选举产生新生干部队伍,要求年级干部要团结同学,注重收集和解决同学们在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当好辅导员的参谋和助手,服务好同学,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二是建立扁平化管理框架。构建了“辅导员—年级长(工作助理)—班长”一体化的管理建设协调联动机制,全体研究生干部担责任、讲奉献、顾大局,积极服务同学发展,实现研究生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有效引导新生积极融入新环境。三是开展彰显研究生聚合力的集体活动。组织召开年级例会、举办既体现学科特色、又体现学生个性,既彰显个人才能、更注重聚合力的研究生新年汇演,建设富有组织力的年级文化,增强研究生集体荣誉感和聚合力。

四、深化安全教育,引导研究生健康成长

研究生安全教育是研究生辅导员必须始终关注的重要内容。一是关注心理安全。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全面摸排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生逐一进行谈心谈话,详细了解学生实际,分类管理,特别是对重点个体重点关注,制定“一人一策”,疏通学生内心“堵点”,帮助研究生形成正向心理效应。二是关注情感安全。通过微信朋友圈及时发现并解决研究生情感诉求。通过微信朋友圈发现有的新生由于与同寝室同学上课、就餐时间不同步,导致出现孤独、失眠和情绪不佳等情况。随后,我第一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具体情况并帮助解决,使新生情感诉求得到尊重和回应。三是关注身体安全。积极关注研究生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对出现感冒、发烧和咳嗽症状的同学,提醒他们及时到医院就诊,告诉他们不害怕、不恐慌、积极应对,做到入院前提醒鼓励、入院后送饭关怀、出院后主动询问,让学生感受关爱与温暖;详细讲解医保政策,做通不参保同学的思想工作,实现百分之百参保率,为研究生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五、做深管理思政,引导研究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

日常管理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深化日常管理思政,提升管理育人实效,使研究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一是前置信息沟通,增强研究生归属感。在新生入学前,提前电话联系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及家庭受疫情影响情况等,并添加他们为微信好友,提醒学生做好疫情个人防护和各项入学准备,拉近了与研究生的心灵距离,增强了新生归属感。二是依托学校各类活动,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如依托学校组织的献血、标兵寝室文化建设、疫情打卡等活动,组织党员和研究生干部带头献血、建设标兵寝室、主动打卡,引导新生主动担当作为,展现新时代研究生积极向上、主动担当的良好精神风貌。

六、注重科研引领,引导研究生学术成长

传承教育学科研究优势,引导研究生学术成长。一是组织教育博士新生开展学术沙龙,紧密围绕自身专业与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和学术研究,现已组织5期教育博士学术沙龙,有效引导教育博士进入研究轨道。二是组织研究生参与国内国外的各类教育论坛、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学术报告,并积极投稿,引导研究生关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研究生在聆听大师学术讲座、与同行交流互动中增长见识、开阔学术视野,提升专业研究能力。三是要求新生积极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注重学术积累,培养学术思维,为引导新生学术成长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工作,我们提升了研究生新生的适应力,有效引导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新要求,主动、高效融入研究生阶段的生活与学习。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