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登录 | 注册
首页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文汇 > 正文

一例由恋爱挫折引发的精神障碍危机的干预案例

一、案例概述

刘某(化名),女,某高校大二学生。单亲家庭,该生2岁时,母亲因车祸去世,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父亲及姐姐常年在外务工,家庭经济困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助学金。

某周日晚上,其辅导员召开班级晚班会,刘某缺勤,刘某室友反映刘某身体不舒服在寝室休息。班会后其辅导员到宿舍查寝了解情况,发现刘某今天一天未进食未下床,有呕吐现象,裤子尿湿,意识模糊,不认识身边的人,表现出恐惧害怕。其辅导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上报学院并连夜送医,经医院诊断为心境(情感)障碍。

该生从小缺少家庭关爱,祖辈“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父亲在外打临时工收入不固定,姐姐离家早,导致该生基本无人管教,平时很少联系父亲和姐姐,便将个人情感全部寄托在两性关系中,当男生以毕业实习为由提出分手,该生不愿分手就爆发出异常状态。

二、案例干预的问题与关键点

1.学生家长不认同该生患病。当该生出现精神异常,意识不清楚、胡言乱语,烦躁激动,尿失禁、不认识身边的人等状况时,联系该生家长,该生家长第一时间不予承认,认为该生一直以来都很正常,不接受该生患病;

2.学生家长责任心不强。在该生治疗三天后,意识基本恢复正常时,医生建议继续住院治疗,该生父亲及姐姐缺乏基本的心理疾病处理常识,以没有钱及没时间为由,拒绝让该生住院治疗;

3.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干预方案不配合。根据学校的意见,建议该生应给予办理休学手续并由家人陪护持续治疗,但该生父亲及姐姐也不愿意陪护,家庭关心关爱欠缺,也拒绝休学治疗和调养。

三、处理方法及措施

(一)及时跟进,识别危机。当晚,室友反映该生身体不适,其辅导员及时跟踪、实地查看,了解该生状态,如果当晚不及时发现并紧急送医,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二)有理有据,冷静沟通。当发现危机后,该生辅导员第一时间联系其父亲,告知该生异常状态,其父亲当晚驱车4小时赶到医院汇合。见面沟通后,其父亲提出没钱医治,需要她姐姐出面负责。治疗过程中,其姐姐不理解、不认同,连续三次报警,说自己的妹妹在恋爱中受欺负才导致精神异常。同时也多次致电其辅导员,表示对于她妹妹出现的异常要求学校负责,还扬言要寻求法律、媒体支持等。电话中,其辅导员有理、有据、有底气一一列出了作为辅导员已经做出的关注、管理、教育、反馈等工作,指出家庭教育缺失不应该由学校来承担,学校管理没有问题。接下来的几天,该生姐姐通过与民警沟通,翻查该生手机聊天记录,意识到问题还是出在她妹妹自己身上,情绪慢慢平复。

(三)不计前嫌,耐心引导。面对该生姐姐的质疑及不认同,辅导员不计前嫌,耐心引导,该生虽然在家,但与正常家庭不同,家庭成员给予关心关爱才能使她更好的康复,其辅导员与其父亲及姐姐进行了多次沟通,指导其多多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的建立,让她能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四)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该生不愿意休学,经过多次沟通,一个半月后该生返校。返校前,其辅导员要求该生作出书面承诺,并到定点医院复查后来校。来校后其辅导员将该生带至学校心咨中心进行心理测评访谈,掌握目前情况。并与该生、该生姐姐面谈,面谈基于以下几点:一是三方达成初步共识,返校后遵守校纪校规,有异常主动反馈,定期前往心咨中心回访;二是家长支持定期去医院复诊,要遵医嘱,不能私自中断治疗;三是再次要求家人中应给予其关爱与关怀,保持家校的畅通联系,家校双方共同帮扶学生康复。

(五)室友帮扶,掌握动态。请室友多主动关心她,并叮嘱出现任何异常随时反馈。同时要求该生根据医嘱每天服药,药物由室友保管并监督服用。每周定期谈话开导,引导以积极地心态应对学习生活。

(六)定期谈话,建立信心。引导该生正确看待两性关系,要学会善待自己,取悦自我,爱护自己,引导其积极自我调适,提高自我治愈的能力。

四、案例启示

(一) 全面梳理,掌握学生动态

作为辅导员,在接手班级时,应该注重基础管理,第一时间系统掌握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手中有账,心中有数。

一是通过分析学生学籍卡片,特别是离异、单亲、身体疾病、家庭经济困难等“四困”学生要及时梳理跟踪,精准掌握所带学生情况。

二是每学期要定期对学生的个人及家庭的基本情况、个人价值观、自我鉴定、近期经历的重大事件、心理困惑及困难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分析解决学生问题。

三是要经常深入学生寝室,在寝室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要有敏锐度,要善于捕捉学生背后所隐藏的细节,及时干预,适时介入。

(二)家校合力,共助学生成长

对于有的大学生家庭,家长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认识误区,认为孩子过了18岁了,距离也远了,自己管也管不了,只能交给学校老师管,这种“甩手掌柜”的姿态极易造成家庭教育的缺位。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就建立家长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家校合力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与引导。

一是信息共享。及时将学校、学院、班级情况及时通报共享给家长,与家长定期互动,建立信任和支持。同时引导家长从家庭关心关爱、经济支持、教育教养等方面不能缺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和责任。

二是主动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每学期至少与家长联系反馈一次,特别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做好家长与学生中间纽带,平时沟通多了,家长就清楚学校教育的力度。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突发事件时,更能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不至于家长一味指责学校,而会理性看待自己的学生问题。这样才能更好、更高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 谈心谈话,教会学生爱与被爱

一名辅导员所带学生200多人,在日常思政教育中,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必不可少,同时可以借助网络推文推荐学生夜读,润物细无声。当然,更要做好一对一的谈心谈话,帮助学生剖析自我,认识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正面的看待事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作者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