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登录 | 注册
首页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文汇 > 正文

探索如何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运行班团一体化“3+2+1”党团共建模式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共青团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高校共青团工作已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障,基层团支部是团组织联系青年、引领青年、团结青年的重要途径,是共青团组织改革创新的主要后备力量,是团组织工作的有效载体。传统的班级与团支部的关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弊端,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弱化了团支部的职能作用。本文通过探索出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新的班团一体化“3+2+1”模式,来帮助基层团组织为高校党建工作培养更全面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20日的《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中提到,必须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于2016年联合印发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的一体化运行机制要推行到国内所有高校中。贯彻落实班团一体化改革措施,有利于高校团组织更紧密地联系青年,加强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对广大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提升团支部的运行效率,是高校共青团最重要的改革内容。

目前,完全学分制已经在国内众多高校中实施推行,在这种学分制中,学生具有绝对的自主性,选课完全由自己支配,学校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只要学生完成即可毕业。不仅通过选课制达到目标管理,形成弹性学制,同时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形成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弹性的选课学制,不同的课表,不同的学习进度,造成集体观念淡化,班级松散、集体荣誉感逐渐消失等现象严重,这与班团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初衷背道而驰。

本文是探索如何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运行班团一体化“3+2+1”模式来为高校党建输送更优质的青年党员,帮助学生树立“三自”(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利用团、学干部两支队伍,落实“三会两制一课”,树立“工作与支部-鱼与水”的理念,将“三会两制一课”作为团支部的指导思想,在具体组织实施中培养团员的新习惯,展现团支部的新气象。

一、党建工作在高校的改变

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得党和国家一直不断寻找更加高效的党建工作模式。党政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后开始推进的党政分开;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推动的党政融合。

高校行政班的班委与高校基层团支部之间的关系与党政关系的发展有着类似的发展轨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校园逐步成为焦点,高校共青团的主导性有待加强。九十年代后,社会变得多元化,政治身份对个体获取资源、参与分配的吸引力降低。此时,班级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归属单位,团支部渐渐弱化。二十一世纪以后,党组织对优秀大学生的吸纳需求增大,团组织需要更加了解学生,才能为党组织推荐优秀人才,因此,团的意识逐步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与班级管理相辅相成。由此看出,“班团一体化”对于高校党建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完全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概念弱化

传统班级管理制度是以行政班为单位,学生会有很强的班团体意识。完全学分制却将这种班级管理制度打破了,没有原有的班级、固定的教室概念的存在,不同年级专业经常在同教室上课的状况,导致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弱化。

(二)行政班级管理困难

因学生对团的概念和意识薄弱,以团支部为单位的活动不断减少,行政班级的团日活动参与度较低,参与课程或实践活动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导致行政班级管理的困难。

(三)学习质量负向影响

学生在不了解课程的前提下,完全掌握自己的选课权,使得知识结构分崩离析,形成“凑学分”-为了毕业而毕业的现象,这会导致学习质量下降,破坏知识系统及完整性等等。以上三个问题是在我国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过程中,学生工作不断出现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希望解决的相关问题。

三、“班团一体化”模式

“班团一体化”运行模式是在我国高校推行实施“完全学分制”后,以基层团支部为单位,重视基层团建,形成以团支部为主导,班委会为主要执行机构的一体化工作机制。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四位老师在《高校行政班级“班团一体化”建设探究—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中指出,“班团一体化”建设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地位不可撼动,因为有了“班团一体化”,高校共青团的政治性、群众性、与时俱进性才有了保障。基层团支部应当引领新时代新青年的思想,若高校学生无法深刻了解基层团支部存在、班团一体化改革的意义,那么基层团支部对高校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作用将难以发挥出来。

以珠海某大学某学院为例,团员人数占到在校青年学生人数90%以上,团组织的群众性凸显,但是先进性弱化。针对当前基层团支部与班委会工作中的问题所在,结合当前共青团中央积极推进“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工作的要求,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基层团支部的建设中来,改变传统模式进行班团管理,使团员青年明确自身职责,增强团员意识,以此来提升以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团组织活力,本文的研究意义便在于此。

四、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班团一体化“3+2+1”运行模式

首先,通过线上和线下问卷、采访等模式,了解学生对完全学分制的理解与看法,以寻找相应的学分跟进机制,并对现有学生的学业数据、生涯唤醒数据、教学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得出该学校的学生在完全学分制、教学方面的现状。再通过对教学数据库,考试通过率的分析,对不同年级专业学生情况对比,建立完善以下班团一体化运行模式。

(一)帮助学生树立“三自”(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图片1.png

(二)利用团、学干部,建立一支高效工作团队

团干要深入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中,与各班青年学生打成一片,聆听青年学生中发出的各类声音,了解青年学生的不同需求;定期召开班团联席会议,分享工作心得;加强对团支书的工作指导,让他们懂得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以便获得帮助,从而更有效的引导他们合理分配班级团干的工作,更好的划分工作职责,同时做好团支部书记的考察。

基层党支部定期召开学习会的模式也应引进的团支部中。通过定期召开团支部会议,对党的先进理论、团的知识、工作如何顺利开展的方法、阶段性工作的重点要点等方面进行循环培训;团支部之间要通过交流会的模式,分享工作经验,让班团学生干部“会工作、有实效、能创新”。通过团学干部能力的提升,带动团支部核心地位的确立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将团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活力不断提升。

(三)落实“三会两制一课”这一抓手

从制度方面要严格规范“三会两制一课”,提升团支部工作的标准化建设,从技术方面推动组织的运行机制,从文化内容方面丰富团员青年的思想,真正探索出适合高校基层团支部提升组织力和焕发生命力的新模式。

珠海某大学某学院自2016年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在完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都切身感受到了其所带来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从2018级开始于全院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以珠海某大学2018级各专业为例,在辅导员的监督指导下,部分基层团支部与班委会有清晰的分工、顺畅的沟通、密切的合作,这些班级团支部纷纷展现出了正能量的凝聚力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班级及团支部的工作稳步开展;但是也有部分团支部分工混乱,班级管理涣散。以点带面,这些都能够反映出来在“班团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班团一体化“3+2+1”运行模式下,基层团支部活跃度、组织号召力、凝聚力都有不断提升,使得共青团真正发挥组织、引导、服务等各项职能,使学生工作可以更加严谨、有效率的开展,同时为基层党组织推荐了更加符合党组织要求的合格共青团员。

综上所述,完全学分制和“班团一体化”建设纷纷在高校的教学及管理中引发了一些问题,但是通过不断完善班团一体化“3+2+1”运行模式,是会不断提升班级及基层团组织凝聚力的,同时为高校党建工作培养更加符合要求的人才。

项目来源: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9-2020学年学生工作项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发文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EB/OL]. https://www.sohu.com/a/146475355_391425,2017-06-06.

[2]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EB/OL]. http://www.gov.cn/ldhd/2013-06/20/content_2430671.htm,2013-06-20.

[3] 陈鹏.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党政关系的探索和完善[J].宁夏党校学报,2018(5):37-43.

[4] 胡献忠.社会变革中的共青团[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28-29.

[5] 康舒.魅力(2017)[J].世界文化,2013.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