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再次明确新冠肺炎疫情完全控制以前高校复学日期继续推迟,长时间的宅生活极有可能滋生心理健康障碍、学习效率低下、身体机能下降等问题。辅导员应加快引导学生适应“健康宅”战“疫”模式,建立居家“日常四签到”工作流程,用简单实用的线上工作方式代替单纯的理论引导。
一、清晨群签到,让你清新生活每一天
一天之计在于晨,寒假不再有上课铃声的督促,许多同学宅在家中都会睡到 “自然醒”,长期享受“美容觉”,时间一长,颓废、乏力、胃肠道疾病就会找上门来。高校可以使用“辅导员-体院委员-各班同学”的线上呼叫模式,清晨定时在班级群内集合并上报当日作息时间表,最后互道一声问候来共同开始全新的一天。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早起带动规律的饮食起居,告别黑眼圈当然指日可待!
二、上午轻运动签到,让你体魄强健每一天
学生们假期宅在家,“被窝-沙发-餐桌”三点一线式的活动轨迹恐怕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长期缺乏运动可能造成缺钙、肌肉萎缩和机体功能下降等不良影响。辅导员可以利用“互联网+轻运动”的方式每天上午开启“每日运动群聊模式”,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国粹太极拳,强度适中、动作经典、包含文化,建议老师们能够推广使用。
三、下午读书会签到,让你精神充实每一天
“阅读恐慌”恐怕是许多同学难于救治的多年顽疾,多少次想读书、多少次又望洋兴叹的现象在多少个冬日里温暖的家中正在重复上演。辅导员可以每日下午挑选20分钟学生无课时间在微信等聊天群内推送一篇美文或名著章节供大家学习,定期邀请学生志愿者在学生聊天群内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相信点评交流时的头脑风暴和欢声笑语可以加深学生的知识获得感。
四、晚间心理直播间签到,让你心理健康每一天
新冠肺炎病毒一度肆虐多个省份,尤其是湖北等省市更是深受其害。病毒的疯狂加之社区村屯封闭带来的人心惶惶,一度使得重点疫区的学生陷入短时情绪障碍,他们在与老师交流的言谈之中经常流露出焦虑与恐惧。辅导员可以利用钉钉等软件,每日更新话题,利用晚间时间,邀请疫情重灾区的学生们直播讲座。宣讲新冠肺炎应知应会、与父母相处的几类技巧、如何快乐的做个宅男、谣言的愚昧等内容,利用直播方式的时尚性和弹幕评论的实时性寓教于乐,吸引更多同学敞开心扉,接受健康指引。
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不会被压垮的。作为高校战“疫”一线的辅导员,要抱有必胜的决心和勇气,引导学生做一个“健康宅”的抗疫大学生,停课不停学,拥抱每一天。
(通讯作者:王智博,助教,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
第一作者:杨彬,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医疗管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辅导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团总支书记,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