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登录 | 注册
首页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案例 > 正文

《长津湖》是电影大片也是思政好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也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作为一部体现主旋律的国庆档影片,《长津湖》在全国各大影院隆重上映。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高度还原了一段战争历史中的人和事,有力彰显了志愿军将士崇高的信仰之美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上映以来掀起观影热潮,带给观众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观众上了一堂感触至深的思政课。

逼真再现了长津湖战役的战争场面。我们说电影《长津湖》“好看”,首先在于它对当年长津湖战役的艰苦条件、战争场景以及真实发生的一些情节的真实再现,对战争的残酷、悲壮呈现逼真。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零下40度左右的极寒天气里,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克服一切困难,重创当时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精锐部队,创造出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长津湖战役历时28天,被公认为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会战之一,而电影《长津湖》则全景式还原了这一战役,把志愿军战士在极寒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场景呈现出来。这场战役是朝鲜战争中超乎人们想象、挑战生理极限的一场战役,也是志愿军部队入朝参战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无疑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今天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对70多年前发生的包括长津湖战役在内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必要性、合理性和历史意义知之不多,更缺乏深刻了解。《长津湖》可歌可泣,是一部电影,也是一段历史,一段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于心的历史。影片通过镜头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去接近那段历史,去体验那段历史。看完电影,观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和平来之不易,一个个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不朽形象映入脑海。当年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赴朝作战,战争结束后仍有烈士长眠朝鲜战场,没能回到祖国和故乡的怀抱。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长津湖》总制片人于冬说:“希望这部电影可以让那些为了我们这些后辈牺牲自己的先烈能够被更多人记住,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这个时代最应该追的‘星’。”正是因为有了志愿军战士的流血牺牲、无私付出,才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历史已经远去,但历史不应忘记,英雄永远值得铭记。

生动诠释了志愿军战士不惧强敌敢于战斗的英雄气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的志愿军部队只有简陋的物资装备,补给也常因遭美军飞机轮番轰炸运输线而跟不上,但一个个战士却发挥了生命的最大能量。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在严寒气候条件下,面对美军最精锐的“常胜之师”,他们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视死如归、奋勇杀敌,致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一次惨痛的失败。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是志愿军战士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我们的志愿军不只是英雄之师,更是维护和平的仁义之师,是“最可爱的人”。影片中有一个情景令人动容,指导员梅生轻抚着女儿照片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下一代就要打”。这朴素的话语深情表达了当年志愿军赴朝作战“为了谁”,凸显出他们“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家国情怀,以及渴望和平、为和平而战的坚定信念。为了子孙后代不战而战,这样的价值观引发观众共鸣共情,进而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正是秉持“保家卫国”这种家国统一的价值理念,一批批志愿军战士怀抱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义无反顾赴朝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也是一场意志之战,是一场意志与钢铁的碰撞。“冰雕连”的英雄故事就发生于长津湖战役中,我们的志愿军连队为配合全局完成战略任务而坚守阵地,与敌方精锐部队展开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殊死对决,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电影《长津湖》呈现的是20军59师177团2营6连的战争场景,1950年12月,为扼住美军撤出长津湖的生死要道,该连执行命令埋伏在距长津湖2公里处的死鹰岭上,在零下40度左右的低温条件下,全连官兵没有一个人离开战场,他们的身体被冻僵了,但依然保持手握钢枪的战斗姿势,成为一尊尊刚毅不屈的冰雕,甚至令撤退中的美军也感叹这一尊尊冰雕散发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今天,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但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战略竞争”为借口,在国际舆论场不遗余力、不择手段抹黑中国,企图阻断我国前进步伐。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西方国家的霸权行径,我们依然需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发奋发有为干劲,以及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品质,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深刻揭示了和平要靠力量维护与保障的战争启迪。70多年前,那时新中国刚诞生不久,可谓百废待兴。然而,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还是冲破重重困境,以“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的美帝国主义。这靠的是什么?靠的不是钢铁,而是志愿军战士钢铁般的战斗意志,以及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津湖战役后,美军参战司令官史密斯少将这样感叹道:“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人作战。”从根本上说,任何战争都是交战双方意志的较量,也是彼此力量的对决。但敌我双方武器装备、保障条件的极端悬殊,也使得志愿军在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牺牲,以及非战斗减员的惨烈伤亡。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为的是更好地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影片《长津湖》的深刻意义,不只在于向观众呈现一个悲壮的战争场景,更在于揭示了战争背后的一些东西。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爱好和平的人民,但捍卫和平必须有强大实力做后盾,否则一切都是泡影。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难史一再表明,贫穷落后就要挨打,民族强盛才是根本。为了更好地“保家卫国”,我们必须加快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钢铁长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不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并实施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重大决定,并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日后发展打下了基础和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始终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为维护国家生存和发展核心利益拓宽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际格局中不确定性加剧的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于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发展,强调紧跟科技强国建设进程,大幅提升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水平,努力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

在当下文化市场化背景下,主旋律靠什么扛起票房大旗?《长津湖》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主创人员怀着一种使命感去拍摄,在如何将主流价值导向与大众娱乐功能相融合上做了积极探索。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建国72周年,《长津湖》带给观众的不只是好看的电影大片,更是一堂富有内涵的思政好课,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国家认同、激励奋进力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都具有深刻启示。

(作者:王锁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