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登录 | 注册
首页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案例 > 正文

惠州学院:学业“奔跑行动”——“惠学习”工作室案例

一、案例背景

惠州学院是一所以理工科特色鲜明、教师教育协调发展为办学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据广东高校骨干辅导员工作室(惠学习工作室)2019年3月对惠州学院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显示,1431人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满意、约占调研总人数2109人的68%,迫切需要学业指导的人数为1624人、占比高达80%。其中,理工科学生对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的学习满意度只有40%,数学学科的辅导需求尤为突出。惠学习工作室聚焦理工科“学困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业指导需求,精心设计针对学业辅导的“奔跑计划”。

二、案例做法  

(一)组建朋辈导师、专业导师和成长导师团队

奔跑计划由朋辈导师、专业导师和成长导师组成奔跑导师组,帮助学员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关心爱护学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基本素质。“朋辈导师”由校内外学习成绩优秀、身心健康、具有热情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中高年级学生担任,其主要职责为:对学员进行答疑辅导及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分享,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一对一辅导。“专业导师”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由当地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丰富、受到学生一致好评的专业教师担任。例如:杨水平教授(校内专业导师),其主讲的《高等数学》因授课方法灵活,连续3年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胡泊(校外专业导师),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擅长将数学融入日常生活、对趣味数学教学有独到研究,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成长导师”是对学生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的个性化教育的主要力量,其成员既有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也有就业指导中心的生涯规划师,还有对“学困生”转化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

1_meitu_8.jpg

(二)完善帮扶管理流程、精心组织课程设计

在《高等数学》学习班里,有别于课堂知识灌输的模式,分享式交流《生活中的数学》、《有趣的数学》,嵌入职业生涯规划元素和心理疏导项目,从学习兴趣、知识迁移能力、学前调研、学员手册、成长手册等方面,多维度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升学习效果。一是开展学情调研,要求学员真实填写问卷,对学习基础、培训期待值、学习能力评价和原因查找等进行调研分析;二是专业导师、朋辈导师和成长导师根据学情会商制定课程计划,合理确定校内外高数老师和朋辈导师的教学学时和授课方式,指导开展复习计划疑点、难点、考点等答疑;三是设置开班、结课仪式,强化班委的自我组织引导。工作室依托奔跑计划举办开班仪式和结业总结,推出示范朋辈导师团,并颁发聘书。学习班按照班级管理制度运行,从制度保障、人员安排到经费保障,合理设置,逐一落实,效果显著;四是学员成长手册,围绕学员学习经历,记录学员从加入学习班开始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情况,建立学员档案,搭建学习班工作体系。五是学后追踪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绩效评价。

(三)综合施策,解决学员现实学业难题与提升学习能力并举

一是精准招募学员,对于“学业困难”程度高、学习意愿强烈的学生进行优先招募。例如:面向需参加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等数学》考试的学习困难学生,招募数量在30人以内。二是注重解决现实学业难题。学习班为学员量身定做考试大纲,从学业困难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精准定制、朋辈导师个性化辅导,实现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以学习方法的提升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攻克考试难关,初步体现学习效果。三是以克服困难学科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可迁移能力。工作室结合学习班学员的特质,从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层面给予学员克服学科学习困难的全方位支持和认知上的调整,结合学员在《高等数学》学科上显现出来的畏难、恐惧心态等症状,从根源入手,切入生涯规划元素,融合工作室心理辅导优势,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可迁移能力,实现学习方法的融汇贯通,通过朋辈导师的总结提升和示范带领作用,奔跑行动在大学的蓝图规划路途、通往成长成才的人生梦想之旅上。四是培训目标明确。通过实施惠学习-奔跑行动,参与《高等数学》学习班的学生在学习完成后达到如下目标:(1)掌握较为扎实的《高等数学》学习基础;(2)能自主开展《高等数学》期末复习计划;(3)《高等数学》期末考试取得进步;(4)提高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兴趣;(5)明晰职业定位,规划职业生涯。

2_meitu_9.jpg

3_meitu_10.jpg

(成长导师和朋辈导师线上答疑)

三、案例成效

开展了关于“惠学习”工作室-奔跑行动(一)《高等数学》学习班学习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

(一)学员成绩提高快、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奔跑计划第一期学习班成员共有30位,均为《高等数学》课程学习困难学生。通过学习班的强化训练,30位学员中有25人通过了《高等数学》考试,通过率从23.33%提高至83.33%,整体提高60个百分点,学习成果显著。

其中,学员王丁宇一在学科竞赛中喜获佳绩,荣获“鼎盛诺蓝杯”第十一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一等奖;学员李雅婷在学科竞赛中喜获佳绩,荣获“鼎盛诺蓝杯”第十一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优胜奖。学习班班长刘振玉通过组织和协助学习班运作,在朋辈导师、专业老师和成长导师的帮助下,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成功竞选学院学生会主席团。

4_meitu_11.jpg    

(二)朋辈导师成长迅速,综合技能得到提升

朋辈导师在课程结束后建立团队,以乡村支教项目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惠州学院校赛,并获得三等奖。朋辈导师蔡灵敏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惠州学院“优秀学习生”、地理与旅游学院微党课大赛“二等奖”、优秀志愿者等荣誉。朋辈导师蔡裕星获得惠州学院第三届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2019APMCM亚太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网络挑战赛一等奖。在学习班成长的朋辈导师们的师范生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5_meitu_12.jpg

四、案例启示

1.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注重学习成果体现

工作室聚焦学生学业需求,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学习班在开班前调研学生需求,开班时听取朋辈导师经验,开展学习后注重学生的一线反馈。通过学习班的训练,学生挂科率降低,《高等数学》通过率从23.33%提高至83.33%,整体提高60个百分点。同时学员的其他科目期末挂科率也随之降低,学习方法迁移能力得到锻炼,成效显著。据学员反馈,学习班的学习体验感强,共学共进的氛围好,学员满意度不断上升。在学习班结束后,工作室仍持续不断地接到主动要求参加下一期或主动报名下一期的学生意见反馈。

2.加强育人资源协同、强化三全育人成效

一是加强校内外资源的优势共享,实现“导师资源”协同、“场地资源”协同、“教学模式”协同、“心理辅导”协同等4方面的协同。二是在课程方面不仅突出设置技能培训、破解学业难题,还根据前期调研设置“学习心理”调解课程、有效缓解对学习恐惧、无助的心理冰川。三是贴合学生高数学习需求,考前强训,考后跟踪。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具体、有效地解决学员实际问题,践行了师生全员参与、过程全程跟踪以及服务全方位体现的理念。《高等数学》学习班的试行实践证明,学习班的模式成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适用。

3.爱心浇灌、亦师亦友、结成学习成长共同体

开班伊始,学习班课程设置了朋辈导师带领体验“心理破冰”活动,成长导师组织“学习心理”调解体验活动,师生结成学习成长共同体。朋辈导师和学习班成员在互诉学习困惑的同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参与其中的工作室成员、朋辈导师和学习班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共同感受到了师生共成长、爱心聚传承的心流体验。学习成长共同体进步同频,沟通同台,在师生导师团的通力合作下,朋辈导师的师范生技能得到提升,学员的学习技能也得到了锻炼,教师育人成果显著。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