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与总体思路
(一)工作背景
学院开展思政教育实践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原则,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构建网络育人体系,创新育人因素,完善育人机制,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内涵。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以及价值、文化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学生容易迷失自我。践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网络育人的要求,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学院在“纲要”中网络育人要求的基础上,指明了当前和今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坚持将优良学风与育人工作相结合,坚持将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紧密联系,融入中南大元素,筑牢学生思政育人实践的新高地。
(二)总体思路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在于把握核心要义,主要聚焦“育人”思想内涵,结合新媒体平台围绕“育”字加强学院相关工作的顶层设计,结合学院优良传统因素,将读书会融入其中。当代大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在读书方面面临着“浅阅读”的困境,从而导致精神文化的贫瘠、社会担当的匮乏。因而学院开展读书会活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思想引领,围绕网络育人要求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优化创新育人体系,推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形成良好的学风建设,更好的引导学生“读书、求知、奉献、进步”,全新开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征程。
二、组织实施与成果梳理
(一)组织实施
学院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读书育人融入其中,优化创新思政教育的实践工作。读书会活动的开展,以读书育人为优秀传统,是学校学风建设和学生精神素质提高的突破口,是学院精心打造的“学术品牌”。读书活动能否吸引学生参与、是否有特色,至关重要。我们围绕“读书会”策划了两种类型“子活动”:
一是定期推荐优秀书目、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着力在“专、通、雅”人才培养目标的“专”字上做文章,使得思政教育“活”起来。学院各专业老师推荐优质经典书目,可引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充分践行网络育人体系。读书会的开展有益于启迪学生的辩证、冷静、建设性的思维能力,如在“畅游书海,传承经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等读书会活动中,学院选取了各专业的经典阅读书目,有专业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图书的阅读,强化其发挥育人功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中国传统经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二是推进学院学风建设。举办系列读书会活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选择上,通过网络平台以音频的形式如期开展读书生活,以声达义促共鸣,充分挖掘读书活动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意蕴,保证学习生活不间断。在全民阅读时代,广泛阅读、持续充电可以拓展视野、宏观思维、提升精神素质。学院搭建读书平台,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荣辱观,加强社会责任感。如在“中国70年经济奇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读书会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坚定责任担当。
(二)成果梳理
“读书使人明智”,在读书会的组织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原动力,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突破口,践行网络育人体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读书会将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相结合,使得学院的育人方案焕发蓬勃生机,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具体体现为:
第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活改进旧有的思政教育实践工作。读书会不仅有线下筹划开展,还有线上实践活动。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就是在过去的活动形式上加以改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在原有线下读书会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采用音频、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得读书活动“活”起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培养学生成长的精神素质和创新思维,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思政教育实践工作与学校党建要求相协同。
第二,践行“纲要”中网络育人要求,综合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读书会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扩宽知识眼界,激起思想的碰撞。多种类的书目可以引导学生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多方案的解决困难,还能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
第三,定期举办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风环境。读书会推动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持续开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建设良好的学风环境,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扎实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提升学生整体钻研能力和学术能力,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新维度,突出校园文化品牌的独特性,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第四,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通过读书会的分享、交流以及师生的互动,可以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的心理干扰和心理危害,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应对挫折,提高抗挫能力,及时调整负面情绪,以相互关爱、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正确面对世界新形势的变化,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是温润心灵、促进成长的肥沃土壤。
三、工作思考与努力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赖改革创新,顺势而为,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在接下来的实践教育工作中,坚持开展读书会活动,更加坚定以德育人的信心理念,坚持网络育人、实践育人、全面育人,提高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保障现代化教育工作的建设。
1.持续推进“读书会”改革,不断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读书会活动是学生的特色活动,如何将大家的学业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强化学生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意识,让读书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活动开展上,要注重形式,突出实质,需要“干货”满满,才能真正落实思政工作的开展,践行网络育人体系。要遵循分层分类的原则,面对不同的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读书会,满足不同的需求。如何让读书会的元素由一元变为多元,如何让学生成为主动的思考者,这些都是今后推进“读书会”改革的方向,也是思政工作的发展方向。
2.促进各专业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目前,读书会的平台仅限于经济学院,交流较多的是各自专业的同学。如何让不同专业的同学引发思想上的碰撞,如何让活动走出经济学院,是今后努力的一大方向。这需要确定更加具有包容性的主题,需要大家善于寻找不同专业之间交流的连接点。让活动走出学院,可以让研究生们博文广识,开拓视野,锻炼思维,提升素质,共同营造学院学风的建设。
3.以创新的思路,激发活动活力
充分借助学院微信平台、个人微信和研工部官网进行前期宣传和总结宣传,形成线上线下有机联动,在“认知疫情,战胜疫情”读书会中,更是突破以往的分享模式,采用音频分享读书心得。在以后的“读书会”活动中,应更加积极的引导学生自发组织读书活动,完善活动的工作流程。面对新形势,要结合网络思政教育进行育人实践工作,更好、更健康地打造读书会的活动形式,让网络阵地发挥积极正面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