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登录 | 注册
首页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案例 > 正文

深入背街小巷,擦亮古都“金名片”——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党性实践活动新途径案例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申报党团和班级建设主题。作者所在的学生党支部以党性实践活动为特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2014年起至今,学生党支部与地处首都核心区的南锣鼓巷社区党委连续7年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通过党建引领、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创新做法等方式,积极探索出一套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通过研发大人流系统、解决停车困难等“痛点”问题,也为学生的培养构建了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该活动荣获2017年北京市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第一名(市教工委)、2018年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百强团队(市教工委),被北京日报头版头条、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大学生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

二、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知、力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生党支部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作用发挥成效,决定了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决定了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方向、决定了能否团结和引领其他学生社团组织,成为了衡量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亲临北京南锣鼓巷视察时强调,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2019年,他指出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土木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南锣鼓巷社区党委以红色“1+1”共建活动为载体,通过精准化选题、精细化对接、精品化打造的新途径,坚持学以致用,以党性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到实处。

三、做法

(一)精准化选题,融入专业特色

为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实际有效的党性实践活动,学生党支部多次与南锣鼓巷社区党委研究制定实践活动主题。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视察北京时指出,背街小巷是最能体现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城市管理要向街巷胡同延伸。

北京建筑大学作为一所“北京味十足”和“建筑味十足”的特色专业院校,用专业知识服务北京城市发展是学生党支部开展实践活动的鲜明特色。为此,学生党员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南锣鼓巷“痛点”困难,形成了社区建设、学生发展、党支部建设工作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局面,得到南锣鼓巷社区党委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精细化对接,支部1+1共建

南锣鼓巷社区党组织党员以退休干部为主,党组织活动僵化。学生党支部与其优势互补,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易于开展合作共建。学生党支部与南锣鼓巷社区党委开展了“红色1+1”共建活动。

为了南锣鼓巷社区的发展,学生党支部在学校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力指导下,联合学工、研工、团委、组织、宣传、统战、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实践中心等部门的教师力量共同参与提出多项南锣鼓巷改造方案,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精品化打造,项目化管理助推

项目化管理是遵循以南锣鼓巷社区面临的问题为导向开展的实践性探索,使得党建活动赋予学生党员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双方支部共同制定周密详实的实施方案,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目标责任、推进措施、时间进度、验收标准,以及项目总结评价。

开展党建工作项目化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兴趣,增强党员敢于创新的内在动力,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与凝聚力。在党建工作中,突出中心、重点把握,构建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成效

这7年的支部共建活动得到社会和广大媒体的关注,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党支部南锣鼓巷共建活动得到社会和广大媒体的关注,学生实践活动的事迹活动被2018年1月8日的《北京日报》头版头条、2018年1月12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道》栏目、2018年3月5日《北京日报》第12版、2018年3月23日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党建进行时》栏目、2018年第4期《大学生》杂志专题报道。支部活动还获得2017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评比活动第一名(市教工委)和2018年北京高校大学生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百强行动计划团队(市教工委)。2019年支部10名入党积极分子获得了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游行和志愿者指挥部的表彰。

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社区精细化管理。南锣鼓巷社区党组织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单一,缺乏活力。学生党支部以加强基层党建为主线,拓展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如研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宣讲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召开共建活动研讨会等党性实践活动,把党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在活动中,两支部联合组织召开支部大会,由学生党支部理论导师讲解如何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号召党员们在社区管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社区老党员们意识到社区管理人人有责,要永葆党员本色,齐心协力为民服务,让社区更宜居,百姓生活更幸福。

二是发挥专业优势,校地合力共建安全社区。南锣鼓巷主街客流高峰时日均超过30余万人,极易发生人为踩踏等事故,社区安保压力大。三年来,支部累计50余名党员放弃休假,抓住春节、五一和十一客流高峰时机,在南锣鼓巷进行全面人流监控实验,研发“大人流监测系统”,实时监控人群密度,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供行人安全疏散解决方案。此系统在2017年十一黄金周正式启用,消除人流密度过大导致的安全隐患。

三是充分依靠群众,民心合力解决停车困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要向街巷胡同延伸”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学生通过调研访谈、发放问卷等了解车位情况、居民停车需求等,精准地计算出供需比。按照“增加供给、消减需求、有效管理”的策略,因地制宜,挖掘更多闲置区域,精细化管理“挤”出了车位,基本满足了居民停车需求。

四是发挥团队功能,党员齐心促进社区发展。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主要来自党支部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对南锣鼓巷实践活动的认同感。据统计,活动共有294名师生党员参与活动,开展97多次志愿服务,累计服务1263小时,切实锤炼了学生党员的党性,有效提高了基层党支部成员的奉献精神。

学生党员的付出,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大学生们也被南锣鼓巷社区评为优秀志愿者。2019年,支部10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共建活动中,为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贡献了志愿力量,获得了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游行和志愿者指挥部的表彰。

五、思考

学生党员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开展活动的7年里,从最初的房屋、道路的调研改造,到大人流监控系统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再到停车困难的整体解决,师生党员共同发力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更显著地提升了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成员说,看到这里因为我们的付出而变得更加美好,大家都十分的开心和骄傲,能够用自己的所学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让我们无愧于党员的称号。

支部党员聚焦党建智慧,逐步构建了“党建引领、主题研讨、活动实施、项目总结”的四步活动工作体系,为其他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借鉴。党建引领,就是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理论武装。主题研讨,就是研究制定实践活动主题,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解决对接单位的“痛点”问题。活动实施,就是共同制定周密详实的实施方案,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目标责任、推进措施、时间进度、验收标准。项目总结,就是本年末对共建活动成效进行总结,使得党建活动赋予学生党员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专家点评

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导师,北京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系主任、全国优秀教师肖建杰教授,一直关注支部共建活动。她对活动点评说到:该项目具有可持续性和示范效应,多个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有固定的内容安排和工作地点,是有体系的合作共建。在胡同进行人流检测等专业工作时,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以致用,既符合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也是学生参与胡同精细化管理的宝贵机会。学生在教师党员的带领下,活动也兼具了田野调查法的特点,实践方法有章可循,学生党员将支部共建、社会实践和学术科研推向新的高度。希望今后以支部共建活动为桥梁,搭建更多服务平台。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