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登录 | 注册
首页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案例 > 正文

帮扶困难老人,深化实践育人——安徽理工大学依托暖阳爱老学校开辟全方位实践育人新路径

一、项目实施背景和基本思路

(一)项目实施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程度加重,老年人特别是有困难的老人生活及心理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第一,老龄化日趋严重。据《中国老年人金融服务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1.76亿,占总人口的12.6%。预计到2024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4%,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20%以上。第二,老人需要关爱。老年人数量的增多,加上身体状况的变化,逐渐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部分老人由于高龄、患病、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独身一人等原因,成为老人中“弱中弱”老人,这些老人生活在城市的社区、乡村、敬老院、救助站甚至露宿街头,与国家所提倡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价值观严重不符。第三,国家号召老有所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号召“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老龄事业的发展,关注、关心老龄事业,关爱、帮助广大老年人,共同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承担起发展老龄事业的社会责任。”

(二)项目基本思路

在此背景下,安徽理工大学暖阳爱老学校主动承担发展老龄事业的社会责任,探索出了一条“帮扶困难老人,锻炼青年学生,强化实践育人,传承中华美德”的实践育人新理念;“在敬老院建立帮扶中心,在较近的社区建立了暖阳爱老学校社区分校,在较远的社区开展定期帮扶”的帮扶实践新思路;“利用帮扶团队成员的专业和工作优势,采取日常结对帮扶、重要节日集中帮扶、寒暑假分散返乡相帮扶的形式,深入敬老院,走进社区困难老人家庭,开展生活帮助与精神关怀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新模式,为推进“帮扶困难老人和强化实践育人”工作作出了新探索。

二、项目实施过程和典型经验做法

(一)项目实施过程

1.爱心萌发——项目前期准备。2012年初,学校为响应国家关爱老人的号召,积极引导青年学子,特别是广大学生干部、团干部、党员及各类积极分子认真开展了系列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当年10月份,由化工学院辅导员杨志华牵头发起组织建立暖阳爱老帮扶小组。截至2013年底,先后与学校所属舜耕镇的理工大社区、华声苑社区开展对接帮扶,与侴万禧、侯波老师、李元福等8位老人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

2.爱心起航——团队正式成立。在长期帮扶的基础上,该帮扶小组了解到学校所在地(淮南市)不少社区还生活着空巢及行动不便的困难老人,他们急需帮助。于是,在校关工会和理工大社区居委会的协助下,由辅导员带头,分成四组带领学生在学校周边的10个社区走访、调查社区内需要帮助的困难老人情况,并登记住址、电话、健康状况、收入情况、亲情情况等。在调查中发现,要想全面进行帮扶,保证服务效果,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做支撑。2013年10月,杨志华联合孙方永等同学发起成立了暖阳爱老团,广泛开展帮扶活动;同时,建立帮扶困难老人网络公益爱心联盟,招募志愿者。2015年3月,为实现青年学子与老人的互帮互助,特别是强化老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暖阳爱老团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暖阳爱老学校。

3.爱心延续——组织不断拓展。在淮南市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暖阳爱老学校的规模和帮扶对象不断扩大,志愿者固定成员已达230余名,先后3000余人参与其中,成员中有学生、老师、医生、有企业员工、社区和敬老院负责人及其他社会爱心人士。该团队还利用雷锋月、青年节、教师节、重阳节及寒暑假社会实践之机,采用集中和分散、学校组织和学生返乡帮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淮南及周边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帮扶。先后开展了社区空巢老人调查、春日老年常见疾病宣传、夏日关爱老人暑期社会实践、秋日老年人健康义诊、冬日慰问困难家庭、雷锋月孝老敬亲、五四志愿服务活动、重阳节老年人权益保护宣传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与此同时,暖阳爱老学校每年还会在重阳节前夕,在学校发起“暖阳爱老公益基金”筹集倡议,在校生以变卖废旧书籍、饮料瓶,捐赠零用钱等形式筹集到的公益基金全部用于帮扶困难老人家庭。

(二)典型经验做法

1.明确工作理念,完善帮扶制度。多年来,暖阳爱老学校作为大学生践行尊老敬老实践,老人协助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始终以“思想引领、志愿实践、育人成长”为理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工作新方法,全面推进困难老人帮扶工作。由暖阳爱老学校骨干成员(辅导员和学工干部)组成帮扶困难老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发挥主导作用,探索帮扶思路和帮扶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完善机制,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本地与外地、集中与分散、节假日与平时几种形式相结合,划定帮扶对象、明确帮扶内容,制定帮扶制度,对各种帮扶内容进行了模块化分解,统一部署与分步实施。同时,在全面调查、走访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信息资料研究整理,制定帮扶困难老人工作方案,形成“调查→统计→反馈→部署→方案→实施→调查”循环体系。同时,先后制定了《暖阳爱老学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章程》、《暖阳爱老学校工作日志》、《暖阳爱老学校活动规划》等规章制度。

2.丰富帮扶内涵,物质精神双扶。暖阳爱老学校充分利用帮扶团队成员的专业和工作优势,深化帮扶内容,从最初的帮扶老人打扫卫生、代购物品、陪同就医的生活照料;到提供看病咨询、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服务的医疗保健,再到利用雷锋月、青年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假日进行慰问和慈善捐助;除此之外还依托学校社团活动,邀请老人观看、参与晚会进行文体娱乐和陪老人聊天交流、读书读报、心理疏导的精神关爱。系列帮扶活动的开展,从本质上帮助老人解决困难、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等问题,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3.建立帮扶中心,开展结对帮扶。暖阳爱老学校与相关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广泛开展帮扶工作;在敬老院建立帮扶中心,进行集中帮扶;在较近的社区建立了“暖阳爱老学校社区分校”开展长期固定帮扶;在较远的社区开展定期灵活帮扶,采取“一对一”结对与集体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对无子女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老人等进行帮扶和关爱。

4.发挥老人余热,实行反向帮扶。在开学初或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等重大节日前后,邀请老人为学生做“青年学生如何成长成才”、“勤俭节约——我们那一代人的生活”等讲座报告,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历史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等,开展相关教育讲座40余场,同时,在学校开展的元旦晚会、欢送毕业生晚会等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中,邀请老人参与其中,与学生同欢乐。

三、项目进展及成效

(一)帮扶成就卓著

经过八年多的实践活动,形成了坚强的组织,建立了强大的帮扶队伍,深化了帮扶内容,探索了切实可行的帮扶途径,形成了良好的帮扶机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我们与学校所属舜耕镇的6个社区和舜耕镇敬老院开展了对接帮扶,在淮南西部老年公寓、舜耕镇敬老院、理工大社区、华声苑社区建立了帮扶中心或分校4个,分批次与理工大、钟郢、前锋、上湖、青丰、柏园、靠山社区、利民社区、周郢村、陶圩村等20个社区建立了帮扶联系点,与侴万禧、侯波老师、李元福等50余位老人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暖阳爱老学校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帮扶、关爱老人实践活动达300余次,参与人数3000余人,志愿服务时长达2000多小时。就淮南地区来说,帮扶范围扩大到覆盖淮南市五区一县的20个社区、200余位老人。

(二)社会影响广泛

暖阳爱老学校帮扶队伍强大,帮扶内容丰富,帮扶机制健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14年-2019年间,《光明日报》、《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颍州晚报》、《淮河早报》、安徽电视台、淮南电视台、人民网、新浪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安徽青年网等媒体进行转载报道500余次。暖阳爱老学校成员开展宣传教育20余场,受邀介绍经验10余次,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暖阳爱老学校在全国10件“身边的榜样——大学生道德实践优秀成果”征集活动中展出(2014年);并获淮南市志愿服务十佳项目(2015年度)、安徽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典型(2016年度)。“暖阳爱老社区服务中心”公益创业项目获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创翼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安徽省大学生公益创新创业案例征集项目唯一一等奖(2017年)、安徽省“创青春”公益实践类创业大赛银奖(2018年)等集体荣誉11项。

(三)教育效果突出

广大青年在帮扶中不断成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和决心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良好的学风校风不断被带动,涌现出杨志华、孙方永、王燕、许越鑫、梁昊、蒋贺贺等先进代表,先后出现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安徽省十佳大学生、安徽省优秀大学生、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安徽省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淮南好人、淮南市优秀志愿者、校道德模范、校园十佳青年20余人次。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志愿实践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集体力量谱写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

四、项目反思和未来规划

目前,暖阳爱老学校已经形成了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和帮扶保证体系,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计划:第一步,暖阳爱老学校将逐步加强与学校各学院的沟通、协调,建立合作关系,持续扩大团队规模,把帮扶对象扩大到学校所在街道办(朝阳街道办事处)社区所有困难老人。第二步,在对学校周边社区困难老人进行帮扶的同时,主动开展外联工作,利用学校的团学组织和优秀社团与淮南市其他高校进行沟通、协调,各高校联合起来把团队的帮扶工作做大做好,让帮扶对象扩大到淮南市田家庵区舜耕镇的困难老人。第三步,在淮南各高校联合暖阳爱老学校开展工作成熟后,成立老年人艺术中心,逐步将帮扶范围扩大到淮南市田家庵区所有社区;同时并把这种帮扶方式向安徽省其他高校推广,将帮扶困难老人的事业作为全省高校青年学生的义务和责任。

总之,安徽理工大学将以暖阳爱老学校为坚实阵地,通过组织青年师生持续关爱老人活动,让青年学子体会到困难老人对社会关爱的期待,引导他们肩负社会责任,胸怀仁爱孝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关爱老人,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丽中国梦。

(作者:杨志华,安徽理工大学)

  • 投稿
  • 证书查询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