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学生李成(化名)近期上课总是迟到,课上不注意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多位任课老师曾反映这一情况。找到该生了解情况后,发现该生精神状态不佳,对于毕业后的发展很迷茫焦虑,索性就浑浑噩噩地混日子。鉴于他的表现可能会影响期末考试成绩,我对该生进行了耐心引导和教育。经过沟通,我与李成约定按时上课并完成相关作业,保证期末不挂科。最后该生顺利完成了学业。
二、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该案例可以算作大学生个人发展迷茫的典型案例。基于本案例,我认为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认知模糊,是该生陷入迷茫的主要原因。与该生谈到职业发展规划时,其表示之前虽然上过就业指导类的课程,但是没有足够重视,关于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并不了解。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是当前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缺乏创新精神和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动力。该生表示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而对互联网技术感兴趣。当我鼓励其通过考研的方式考取自己喜欢的专业,但该生回应称难度较大,怕失败而不愿意尝试。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之一。通过了解,该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其联系较少,一般是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在就业、思想状态、个人发展等问题上,父母没有及时沟通和了解。
(四)就业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调适。看到其他同学有的在积极参加招聘会找工作,有的在努力看书考研,该生逐渐产生了焦虑心理。但他没有将焦虑转化为动力,而是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排解到了游戏里。游戏中得到的虚拟成就感,让该生渐渐迷失了自己。
此案例中,通过对该生的了解和进一步沟通,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在征得该生同意的前提下,我指导其进行了目前国际流行的MBTI性格分析。根据性格分析结果,我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点思考自己的个人发展。
(二)及时调适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该生之所以沉迷游戏,很大原因是焦虑的情绪无处宣泄。我引导学生认识到,焦虑心理是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要回避,更不能错误地通过游戏麻痹自己。基于该生的性格优势,我引导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并鼓励该生突破舒适圈,勇于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协助学生树立目标。鉴于学生的近期表现,我首先引导学生先树立一个短期目标,期末不挂科,保证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然后,在与学生充分地沟通后,我与学生一起设定了长期目标。
(四)与家长保持良性沟通。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然而,部分家长由于某些原因常常忽略了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引导作用。之后我与该生父母取得了联系,并与他们一起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这也是该案例给我的一个重要提醒。
三、案例思考及建议
在与该生谈心谈话之后,我又联系了班级其他学生就个人职业发展进行了沟通。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某个学生的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不少学生在交流中坦言自己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确实比较迷茫。自我定位不正确,就业目标不明确,职业发展不清晰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盲目跟风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类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
(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国外很多国家较早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尽早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我国高校虽然现在已经开展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建议新生入学时,高校就可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反复强调其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目标,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二)加强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调查,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类课程是由专职辅导员、学生处教师或者其他兼职教师任课。因此,教师队伍可能缺乏一定的专业性。甚至有的教师自己都意识不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的老师还坦言,他们其实也不知道如何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高校可以鼓励相关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参加培训和交流,提升对于就业指导类课程的理解,这样面对学生时,才会对症下药,开展有效的指导。
(三)关注并及时调适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就业压力很可能会对心理造成影响。消极心理如果得不到合理地排解,有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建议高校可以开展针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咨询和引导,加强对毕业生的关怀。
(四)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机制。家庭教育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也是部分辅导员容易忽略的。尤其是大学期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大了,不用操心了。这个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大学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发展还不稳定。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缺一不可,二者共同发力,可以提高指导学生个人发展的针对性,更加贴合学生的发展诉求。
(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建议高校可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从党史中汲取发奋力量,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号召新时代的大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亳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