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福州大学“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强化”主题工作坊,通过邀请大赛相关评审专家对大赛环节进行分析、组织优秀选手分享先进经验等形式,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进一步破解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瓶颈,提升创新意识和育人能力。通过此次培训,我进一步提高了对辅导员岗位的认识,加强了学生工作的业务本领,立志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努力做“四有好老师”,即师者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主动适应新岗位,做到更快、更有效、更充分地从学生转变成一名有深度、有温度、有厚度的辅导员。经过此次主题工作坊,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第一,思想上,勤于思考,做到岗位适应有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辅导员扣上了上岗前的第一粒扣子。对于一个刚研究生毕业的工科硕士生来说,做思想政治工作,跟发表高水平论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你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时,你需要通过详实的数据支撑,再由通讯作者进行把关,最后将我们的文章发表在具有一定影响因子的刊物上。那么针对思想政治工作,个人丰富的求学经历、社会工作也可以作为数据支撑,由上级领导把关,将我们的特色工作通过权威媒体进行广泛报道,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第二,定位上,提高格局,做到担当使命有高度
如果你想给别人半杯水,那么你应该拥有一桶水。教书育人亦是如此,教学相长,作为辅导员我们要保证学在前头。在小组讨论环节,大家针对“如何做一名有温度、有深度、有特色的辅导员”这个题目进行充分论述,各自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生活的态度、对学生工作的见解,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作为一个政治辅导员,我更应该打开自己的格局,这就要求我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要更加主动地去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一方面要讲好别人的故事,另一方面也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不仅仅停留在保持每月进一次学生宿舍,更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第三,业务上,加强学习,做到转变角色有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学生管理与人才培养、培养方式以及为谁培养等问题联系紧密。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立德树人,在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思政工作实现全程与全方位育人目标,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开拓新局面。在此基础上,培训还明确了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今后,我会更积极主动融入福州大学教学氛围、师生氛围、校园氛围,在福州大学找到归属感。
本期主题工作坊虽然结束了,但辅导员岗位的学习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作为高校思政队伍的一份子,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行为准则,为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