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基本情况描述
小俞,2024级网媒专业本科生,来自浙江嘉兴,以优异成绩考入我校。入学前,她对大学生活满怀憧憬。然而,入学后一系列问题致使她产生入学焦虑情绪。在环境适应方面,从江南水乡的家庭环境转换为沿海城市的集体宿舍,城市环境的喧嚣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她无所适从。学习上,高考报志愿失误使她未能进入心仪大学,且对现就读专业不感兴趣,面对身边优秀的同学,感觉自己优势不再,加之大学学习方式的差异,让她压力倍增。社交层面,性格内向和对新环境的陌生,使她难以主动与同学交往,还因与室友生活习惯不同,在寝室倍感焦虑。对于未来职业规划,她也迷茫无措,不清楚怎样建立专业兴趣,不知如何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发展相结合。
二、开展工作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将小俞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她的个性和想法,以她为中心制定辅导策略。
2.个性化原则:依据小俞在环境适应、学习、社交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供量身定制的指导和帮助。
3.信任沟通原则:努力与小俞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积极倾听和有效沟通,深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4.全面发展原则:不仅关注小俞当前面临的焦虑问题,也着眼于她的全面成长,引导她参与各类活动,明确职业规划,促进其在大学期间全方位发展。
三、工作实施步骤
1.建立信任,深入了解:主动与小俞谈话,营造轻松氛围,表明会陪伴她度过适应期。在交流中耐心倾听她的困惑,充分给予表达空间,以此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
2.定制计划,适应环境:针对环境适应难题,组织她参加校园导览熟悉校园;安排高年级学长学姐与其结对分享经验;鼓励加入学生会或社团参与校园活动。同时,关注宿舍生活,协调她与室友间的矛盾。
3.指导学习,缓解压力:为小俞介绍大学学习特点和要求,引导其调整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分享学习心得技巧,鼓励她参加学习小组或讨论班。
4.接纳情绪,规划适应:让小俞明白焦虑是正常情绪反应,鼓励她坦诚表达。与她共同制定适应大学生活计划,涵盖学习时间规划、校园活动参与和社交关系建立等方面,并提醒她适应需要过程。
5.引导规划,明确方向:通过谈话引导小俞思考自身兴趣、特长和价值观,确定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鼓励她参加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检验职业规划的可行性。
四、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系列辅导,小俞的入学焦虑得到有效缓解。在环境适应上,她逐渐熟悉校园和城市环境,融入集体生活。学习方面,掌握了适合大学的学习方法,对专业学习的焦虑减少,学习压力缓解,成绩逐步提升。社交中,她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与室友关系改善,在寝室不再焦虑,还结交了不少朋友。职业规划上,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了清晰认知,对未来充满信心。
五、经验总结
1.敏锐洞察与及时干预:辅导员需具备敏锐洞察力,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小俞出现入学焦虑初期就介入,避免问题恶化。
2.专业知识与个性化辅导: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帮助学生的基础,针对学生具体问题提供个性化指导,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各类困扰。
3.沟通信任与全面引导: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明确规划,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六、问题与不足
1.辅导资源有限:在提供个性化辅导时,有时会因学校资源不足,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实习推荐方面,可选择的实习单位有限,不能精准匹配学生的职业规划方向。
2.深度辅导难度大:学生问题复杂多样,深入了解和解决问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难以做到对每一位有类似问题的学生进行深度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