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学习
服务热线:400-811-9908

退伍不褪色,让阳光驱散心中“迷雾”——助力退伍大学生逆风飞翔

作者:齐鹏程 来源: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01-18

一、案例简介

小陈,男,在专科阶段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完成军旅使命后考入本科大学。重新返回校园后,身份角色的转变让他很难适应身边“熟悉的陌生人”。专业课程听不懂,与同学交流没有共同话题,他对前途发展产生了严重困惑。巨大的心理负担让他自暴自弃,厌学逃课,整天在宿舍里蒙头睡觉、打游戏。短短一个学期就有三门课程挂科,甚至有同学反馈他在校园因疫情临时封闭管理期间存在翻墙头外出、夜不归宿的行为。

二、案例定性分析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案例反映的是携笔从戎大学生在接受统一、封闭式部队训练后复学,由于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包括消极自闭、沉溺游戏、迷茫人生等,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辅导员老师模拟指导员身份与小陈同学谈心谈话,引导他理解“一日从军,终生是兵;戎装虽脱,军魂仍在”,希望他遵守校纪校规,重塑学业观、择友观和价值观。最终,当事学生重拾信心,刻苦学习,主动承担各类校内外责任,并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取了理想的硕士研究生。

三、问题关键点

1.如何帮助小陈同学重拾信心,迅速适应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发挥自身特长,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回归正确成长轨道。

2.如何帮助小陈同学与班级同学、宿舍舍友等进行沟通,共同学习、成长,养成良好的择友观和价值观,敞开心扉,结识朋友。

3.引导小陈同学严于律己,遵守校纪校规,在日常校园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展示军人风采。

四、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真诚沟通,暖心陪伴,弄清情况。辅导员老师主动找小陈同学交流,了解到他退伍后通过“3+2专转本”升学到新校园,他的年龄比同年级的同学大很多,存在一定的代沟。本科阶段的课程类别、难度明显比专科阶段要高很多,学业压力较大。同时突然从有组织、封闭式的部队生活剥离出来,对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小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容易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变得“乐不思蜀”。

2.综合研判,朋辈关心,把脉学生发展需求。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共情,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针对前期问题症结,辅导员老师从朋辈角度出发进行研判和分析,主动关心小陈近期学业和生活状况,并结合亲身经历和同类事件的处理办法,告诉他部队与大学、本科与专科阶段的区别。“短暂的失败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终身;短暂的休整是为了今后更好的起航。”

3.循循善诱,真诚感化,整理行囊,重新起航。辅导员老师通过把握小陈个体特征,模拟部队指导员身份和他沟通,指出疫情临时管控期间翻墙头外出、夜不归宿等是严重违反学校校纪校规的行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退伍不褪色,既然当过兵,就要把军人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小陈同学认识到思想上的错误,并当即表态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改变,在学习、生活中充当表率。

4.提升信心,促进融入,开展专项帮扶工作。辅导员老师为小陈同学加油鼓劲,勉励他主动作为,发挥自身优势,永葆军人的顽强拼搏精神,把这一优势应用在学校生活之中。针对学业困难问题,由专业任课老师和班级党员组成学术“一对一”帮扶小组,为其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支持。推荐他积极参加学校大学生退伍士兵协会,主动扩大交际面,并在新环境下找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5.制定规划,主动承担,绽放赤子芳华。小陈同学消灭了不及格课程,学习成绩迅速提高,还获得了奖学金证书。在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小陈还主动承担起多次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脏活累活抢着干。宿舍里的“豆腐块”重现江湖,同学们也都亲切地称呼他一声“小哥哥”。大四学年,小陈同学认真备考,积极咨询相关国家政策,并最终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取了理想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五、经验与启示

1.新时代,新矛盾,新思路,新方法,处理学生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士兵更是这一特殊群体中的特殊人群,他们不仅在军营中默默为国奉献,退伍复学后,他们更是期待着再次在学校中发光发热。高校针对特定人群应针对性地提出方案和对策,用创新、灵活、多样的方式去解决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

2.作为一名优秀辅导员,要坚守“初心”和“五心”,驱散学生心中“迷雾”。坚持“初心”,心怀“五心”,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在与学生的日常对话中,要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童心去平等包容每位学生,从情感出发,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难题,真正从内心感化学生,做学生的知心好朋友、人生好老师。

3.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助力梦想飞翔。整合资源,协同育人,精准帮扶。每一颗星星的光亮,都值得我们用心呵护与珍藏。要主动培养大学生必要的职业规划理念、责任忧患意识,引导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提前筹划人生道路,将专业所学与自身特长结合,助力梦想飞翔。

注:文中“小陈”为化名。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